
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和全民性的特点,是现代中国的文化标志之一,是团结和凝聚各族人民的无形而巨大的力量。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简称“推普周”)。

推普小知识
(一)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二)什么叫规范汉字?
规范汉字是指经国家语言文字主管部门整理简化的汉字和未经过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三)“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哪一年写进宪法的?
普通话已于1982年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十九条:“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从此,普通语具有了明确的法律地位,成为全国通用的语言。
(四)为什么要大力推广普通话?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民族共同语的普及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大力推广普通话,有利于克服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维系民族团结,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五)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开始于哪一年?
经国务院第134次总理办公会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六)普及普通话主要是普及哪四种用语?
第一,成为教学用语,指各级各类学校采用普通话教学。第二,成为工作用语,指各级各类机关工作时一般使用普通话。第三,成为宣传用语,指广播、电视、电影、话剧使用普通话。第四,成为交际用语,指不同方言区的人在公共场合交往基本上使用普通话。
我们的倡议
亲爱的同学们、家长朋友们、老师们:
9月12日至18日是第25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本届推普周的主题是“推广普通话,喜迎二十大”。为了增强广大师生、家长运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和规范能力,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我校特向全体师生、家长发出以下倡议:
(一)教师要做到:
1.自觉做普通话的使用者、示范者和宣传者。
2.使用普通话授课,板书、教案使用规范汉字。
3.和学生、家长、同事交流时使用普通话,形成良好的交际环境和语言氛围。
(二)学生应做到:
1.积极学习和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
2.写作业时使用规范汉字。
3.上课回答问题、课下与同学讨论交流、向老师请教问题以及和父母说话时都要使用普通话,逐渐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4.对校园内外不规范的语言、文字行为要予以指正,自觉做推普宣传员。
5.在家庭生活中使用普通话,并尽量带动家人使用普通话、规范字,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主动推广普通话和规范字。
(三) 家长应做到:
1.注意规范使用文字,坚持给予孩子正确规范的引导。
2.在日常交流中,家长与孩子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尽量使用普通话,形成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
3.积极学习普通话、使用普通话。在社会生活中尽量使用普通话,从身边的琐碎小事做起,共同为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尽一份力量;在家庭生活中尽量使用普通话,让身边的亲友养成自觉说普通话的习惯。
亲爱的家长、老师和同学们, 只有书同文、语同音,方能心相通、情相融。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形成讲普通话的自觉习惯,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海南省第三卫生学校
2022年9月12日
